抱金鸡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294|回复: 3

“史上最严”新规,未成年人只有周末八点才可以玩游戏

[复制链接]
  • 打卡等级:坚持不懈
  • 打卡总天数:172
  • 打卡月天数:0
  • 打卡总奖励:1634

187

主题

1259

帖子

1

积分

财主

Rank: 1

积分
1
发表于 2021-9-4 19:50:5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星级打分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平均分:0  参与人数:0  我的评分:未评
“你把我当什么?”“我把你当做我的手机,这样我就可以天天把你捧在手心里”。本来只是用作娱乐的看资,却没想到成为当下人们的娱乐现状。有多少人夜里超过十二点还在打着游戏、刷着视频,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,都在不断地被“快娱乐”所消耗。

很多青少年对游戏有着不同程度的“瘾”,他们把游戏当做一种消遣娱乐,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。总是有诸多理由,例如今天上了一天的课很累,就想玩会儿游戏释放压力,或是认为今天是周末也不需要上课,玩一会没关系。很多家长也都纵容了,认为孩子说得有道理,上学的确很费脑力,怕孩子压力过大喘不过气。



一、家长松了口气,孩子叹了声气

可怜天下父母心,有那个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学习。但很多家长认为年轻不吃苦,老了活受罪,所以杜绝孩子一切兴趣,让其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。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少白头、抑郁症越来越多,更有甚者已经出现自残、自杀的情况。导致很多家长都不愿让孩子受罪,宁可放纵一些。

所以很多孩子们,尤其是未成年儿童,在游戏上花费的时间比学习还多,沉迷于游戏而无法自拔。还记得很早以前出现过的“戒网所”吗,那时候也有部分孩子网瘾很大,被父母送去戒网所,孩子所受到的痛苦远比想象的严重,难道现在还要把孩子送去戒网所吗?


也许是这样的现象太多了,所以在近日,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一条有关游戏的新政。据最新政策显示,所有有关网络游戏的企业需要严格控制未成年的网游时间,只能在周五、六、日,以及法定节假日的晚上8-9点提供服务。也就是说在平常只有三天可以玩游戏,且时长只有一个小时。

估计这是游戏政策当中最为严厉的一条了,不过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,各大游戏企业还是要严厉遵守新政的。对于监控这一方面倒是不用过多担心,因为目前所有游戏都是需要实名认证的,如果检查出有网络游戏企业未能严格把控未成年人的网游时间,那么会做出非常严肃的处罚。


面对这条新政不少父母表示极力赞成,玩物丧志,总让孩子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。这条新政可以杜绝游戏公司对孩子们的蛊惑,而不能经常玩,且每次只能玩一个小时。这样的时间孩子们肯定是玩得不过瘾,但时间到了就自动退出,孩子们也无可奈何和。

虽然众多家长们拍手叫好,可反观孩子们好像情绪很低迷,认为这是在剥夺他们的乐趣。不过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现在的孩子们像是一出生就吃了“脑白金”一样,机灵的不像话。他们可以用家长的身份证号进行注册登录,这样一来就没有时间上的限制了。


而且在一般情况下,年满16周岁就可以办理身份证了,虽然没有最小办理年龄限制,但很多家长都选择在孩子上初中以后再办理。因为在16周岁之前办理的话身份证有效期就只有5年,为了避免麻烦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是不会办理身份证的。

那么16岁以下的孩子们就很有可能用父母的身份证号进行游戏注册,甚至是直接拿家长的手机去玩游戏,这样一来好像这条政策能覆盖的范围并不是很全面。而且有的游戏为了投机取巧,还专门做了一个游戏bug,注册的话只需要点一下上面就会出现一个身份证号,点一下就直接登陆成功了。


二、游戏将成为“精神鸦片”

“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”,如果某些游戏公司不想被处罚的话,还是要尽早解决掉这个问题,毕竟纸包不住火。玩游戏现如今也不是孩子们的专属了,更多的大人在工作一天之后,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打两局游戏。而睡前也要有个仪式感,例如“打完这局我就睡”、“赢一局我就睡”。

不过,到凌晨一两点钟都还没睡不知道是因为游戏太上瘾,还是一直没赢。结果第二天顶个黑眼圈去上班了,老板看见还要夸一句“最近辛苦了,加班到黑眼圈都出来了”,这时的你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。而老年人就更不用说了,在公交上、地铁上都能看见有老人在玩斗地主、消消乐、连连看。


之前一直批评教育孩子要少玩游戏,多注意休息,可以自己上手的时候竟然连饭都忘记吃了。感觉明明在下午只玩了一会儿,可一抬头天都黑了,可见游戏不仅能让人丧失“感官”,还能让人进行时间的“穿越”。人类撒过最没有技术含量、最多的谎就是“等这局结束......”,然而游戏就像个无底洞一样,没有over。

游戏除了会耽误人们的时间,还会有哪些影响呢。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会让你的钱包变“瘪”,像“LOL”、“王者荣耀”、“第五人格”等都是氪金游戏。不过要说吸金怎么能少得了“恋与制作人”这款游戏,当时众多女玩家可是为了这款游戏连续吃了一个月的泡面。


如果说女生玩这些游戏,是把钱花在了皮肤上,那么男生玩“地下城与勇士”、“梦幻西游”“魔域”等这些游戏,恐怕钱都花在了买装备上。而你以为单纯的为游戏花钱就是氪金的最后一步了吗,那些看游戏主播的学生或成年人。在观看直播时偶尔会给主播刷礼物,而其中小孩子盗用父母的卡给主播刷礼物也是常有的事。

三、游戏行业频出事端,需严控

小孩子盗用家长的银行卡给主播刷礼物,错在谁?在之前就有过一个7岁的小男孩,在快手上经常刷一些游戏主播的视频,想必这位小男孩平时应该对游戏很感兴趣。可这次小男孩刷到了一个游戏主播,看得直呼过瘾,随即想让妈妈给主播刷礼物,不刷的话就不吃饭,妈妈拗不过便刷了十几块钱。


孩子心满意足地接过手机,一边看一边吃饭,可吃过饭后妈妈拿起手机看了一眼,却发现手机收到一条扣费信息,银行里的3万元全部被孩子拿去给主播刷礼物了。妈妈这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不过也为时已晚。,本来家庭条件就不富裕,这3万元相当于一家子一年的辛苦劳作。

发生这种情况其实大多数的责任还在家长身上,如果因为拒绝了孩子的请求,孩子就以不吃饭来威胁的话,说明家长先前过于溺爱孩子了。孩子能够给主播刷礼物说明知道家长的银行卡密码,让那么小的孩子知道了银行卡密码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,给主播刷走3万元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

如果说7岁的孩子是因为不懂事,那么几十岁的家长也不懂事吗。如果主播没有经过平台,是自己在开播的话或许还能把钱退回,但如果是经过了平台的那么又该如何呢。首先,这笔钱不会全部进入主播手里,因为平台要抽成,剩下的才会打给主播。

如果3万元到主播手里只有1万元,这时向主播讨要3万元,主播是否要承担这个责任呢。首先主播如果在不清楚对方是小孩子的情况下,是可以理解的,如果知道对方是小孩子还引诱其消费,那么就毫无道德底线可言了。而平台也不能做个甩手掌柜,就不理人间事事了,毕竟平台也收取了一部分钱。


给出的建议就是私下里协商解决,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全额退还,这种事情如果市场发生的话平台是否要想一个解决方案呢。例如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的刷礼物通道关闭,这样可以规避一些风险。做家长的也不要觉得自己和孩子是无辜的,毕竟这里家长是要付很大的责任。

之所以建议把钱退是出于主播长期发展,因为这件事一旦被公之于众,最终的结果导向也是选择退还,主播是经受不住舆论的压力,也会给平台带来一定影响。选择不退还的话也不会负法律责任,毕竟没有触犯任何法律。只不过以后主播的这条道路恐怕就很难走下去了,互联网是有记忆的。


在主播归还之后,希望平台也可以把收取的归还给人家,不义之财不可取,如果可以泯灭道德、理直气壮地说“这钱是我不触犯法律得来的,不会归还”,那么大家也无话可说。因为很多人都相信因果循环、报应不爽,在这样的心态促使下,不知道公司未来又会有怎样的优质发展。

四、结语

适当玩游戏可以开发智力、锻炼大脑,过度玩游戏只会让人丧失志向、迷失自我。关于对游戏新政的发布,大多数还是高举赞成的大旗,只不过部分游戏公司和很多孩子们会心生不满。其实不一定只有游戏才可以缓解压力、释放心情。出去打篮球、踢足球都可以,女孩子也可以玩羽毛球或是练习绘画。


这些都是很不错也是很健康的娱乐活动,没准还能培养起兴趣。偶尔玩玩电子游戏也并非不可以,是要适度都是可以尝试的。只不过家长们需要警惕孩子是否在金钱上有一定认知,不然失去的钱不一定能够完全要回来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打卡等级:始终不渝
  • 打卡总天数:483
  • 打卡月天数:1
  • 打卡总奖励:8310

31

主题

454

帖子

1

积分

财主

Rank: 1

积分
1
发表于 2021-9-4 23:22:2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支持支持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打卡等级:一鼓作气
  • 打卡总天数:273
  • 打卡月天数:0
  • 打卡总奖励:6166

424

主题

2636

帖子

1

积分

财主

Rank: 1

积分
1
QQ
发表于 2021-9-5 00:07:11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又要在知识的海洋里溺水了
你们一般什么时候想家啊?我一般收拾行李的时候就开始想家了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打卡等级:始终不渝
  • 打卡总天数:483
  • 打卡月天数:1
  • 打卡总奖励:8310

31

主题

454

帖子

1

积分

财主

Rank: 1

积分
1
发表于 2021-9-5 09:12:46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笑的我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抱团生乾(甘肃)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( 苏ICP备17038799号-1 )|天天打卡

GMT+8, 2025-7-2 13:13 , Processed in 0.093936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